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期
作者:管理员来源:汇富宝 www.dfdm1642.com 时间:2025-08-20 18:02:10
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较高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、气候变化冲击、财政脆弱性加剧等构成世界经济下行风险,无一不在考验着各国经济的抗压能力。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,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向好,为世界经济前行持续注入动力。
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中国经济增速达到5.3%,比去年全年提高0.3个百分点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.4%,二季度增长5.2%。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形容,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是“迎难而上、稳中向好”。
中国经济总体具有韧性,国外评级公司也对中国经济的韧性给予乐观评价。标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近日发布报告,决定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“A+”和展望“稳定”不变。中国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很高兴看到标普作出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和展望稳定的决定,标普报告对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和债务管控成效高度认可,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的信心。该负责人介绍,今年上半年,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,打好政策“组合拳”,保障经济运行稳中有进,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好于预期,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,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,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。
不久前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发布的关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最新报告显示,IMF将202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增速预期上调0.8个百分点至4.8%。报告说:“这一调整反映出中国2025年上半年经济活跃度高于先前预期,且中美实际关税显着降低。”IMF还将中国2026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.2个百分点至4.2%。报告称,中国经济增长超出预期的一大原因是出口推动。尽管由于美国滥施关税,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下降,但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强劲增长。此外,受到中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的消费市场也推动了经济增长。
德意志银行也上调了对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。德意志银行近日发布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报告,预计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缓和,中国竞争力提升将进一步提振人民币走势,2025年中国GDP增长将达到4.8%。这是德意志银行自今年6月后再度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。德意志银行认为,中国下半年服务消费或将表现突出。中国正在加大对服务消费的支持力度,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新引擎,尤其是文化旅游、养老、医疗和家政服务。
本轮全球经济调整中,中国是少数几个被持续上调增长预期的主要经济体之一。在瑞士西区经济发展署前署长、经济学家菲利普·莫尼耶看来,5.3%的增速在美国关税政策冲击背景下凸显中国经济韧性。在全球经济波动中,这一成绩单凸显中国的政策效力和制造业实力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、德新社等海外媒体反复提及“韧性”一词,认为上半年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,彰显中国经济韧性。即使贸易紧张局势持续,中国经济仍朝着全年5%左右的增长目标前进。
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下,不确定性阴霾笼罩世界,但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目前通胀水平依然温和,中国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韧性十足,尽管面临贸易摩擦及关税上调等挑战,但出口表现依然坚挺。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7月份,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.91万亿元,同比增长6.7%,增速比6月加快1.5个百分点,创年内新高。同时,今年前7个月,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.7万亿元,同比增长3.5%,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.6个百分点。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,今年以来,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,面对复杂外部环境,外贸运行保持向上向好势头。
美国《福布斯》杂志网站认为,中国7月份出口大幅增长,超出了市场预期,表明中国外贸活动仍具有韧性。彭博社也认为,中国出口韧性十足,表明全球对中国商品需求旺盛,这也继续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。中国芯片出口同样表现亮眼,反映出全球半导体产业走强以及人工智能发展热潮的带动效应。
在国际机构集体看多中国市场的同时,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显着升温。最新发布的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,一些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明显回升。该调查涵盖83家主权财富基金和58家央行,这些机构总共管理约27万亿美元的资产。多家外资机构近期表示,随着中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、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以及企业盈利前景改善,中国资产持续被看好。更多增强各类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便利度的政策举措值得期待。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,是外资机构唱多A股的重要原因。截至8月18日,中国A股继续大涨,上证指数续创阶段新高。沪指盘中突破2021年2月18日的3731.69点,创2015年8月下旬以来的近10年新高。